宜宾藤田小学

阅读:8
单位介绍

一、校名变迁

藤田镇中心小学是一所有近八十六年历史的学校,其校名几经变易。她始建于1924年(甲子年)。据《重修金鳌学校记》碑文记载,因校门正对相距五华里左右的一座雄伟挺拔的金鳌峰,故命名为金鳌学校。校牌是用两块大青石雕琢而成,高嵌在大门顶上。校名“金鳌学校”是由当时省里有名的书法家刘凤起(清末翰林)题写的,至今仍完整无损的保存下来了。

1936年,校名改为“永丰县立第四区中心小学”。解放后,学校所在地成立了区人民政府,校名遂改为“藤田区中心小学”。1986年,学校增设了初中部,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校名改为“藤田镇中心学校”。2010年8月,县政府为了整合教育资源,把初中部从学校剥离到藤田中学,校名变更为“藤田镇中心完全小学”。

二、学校创建

1921年,田心村吴琢之等有志之士,为了发展地方教育事业,造福子孙后代,发起集资的倡议,得到各村和群众的积极响应,共募集银元32800元。革命烈士谢魁元之父谢黑姑捐资240元,承担了校舍的设计,并亲自担任木工主师。1924年,校舍全部竣工,一连三栋,中栋的为大礼堂,两侧是二层楼房的教工宿舍,共32间,前后栋为二层楼房,各有四间教室,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同时还在校舍的右侧建了一个“忠烈祠”,其前面有一四层阁楼,名为“天章阁”,系当时乡人为纪念宋朝罗开元、元朝唐述、明朝吴台鼎、清朝张元健四位爱国壮士而建的。

三、学校发展概况

1926年学校正式开办招生,六个年级四个班,学生160人,教师5人。1928年,第26路孙廉洞军受蒋介石之命,进驻藤田围剿工农红军。孙看中学校坐落在藤田镇东的碧野之中,风景秀丽,校舍宽敞,竟下令将师生赶走,将校舍占为兵营,学校被迫停办。军队肆意破坏学校财产,甚至将房梁和楼板锯去当柴烧,把整个学校弄得千疮百孔。直到1934年,军队撤走,学校才得以恢复。那时只有三个班,五名教师。1936年,学校送出了届毕业生,共32人。1940年热心于桑梓教育的校长张宜宾吁请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将校舍修复一新。此后直至解放初,学校有所发展,一直保留着9个班,300多学生,15名教职工。1956年开始,学校增加到11个班,学生达400多,18名教职工。1964年,在学校左侧建起了一栋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共有八间教室。1965年,学校有14个教学班,620名学生,教职工24人。1966年开始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同样遭受浩劫,67年曾被“造反派”占为据点,学校财产、校舍均被严重破坏,。大礼堂所有的木雕被锯掉、破坏,天章阁匾额、阁顶上得瓷葫芦被拿下砸烂,八只小吊钟被窃走,七十年代,学校又被强行空出近一半的校舍,接纳从县城迁来的县防疫站。

“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倒台以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教育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1977年开始建筑校园围墙,1980年冬全部建成。1978年学校附设了初中部,1980年,初中有5个班,小学12个班,学生近900人,教职工达35人。1982年,在“普及小学压缩初中”方针的指引下,初中部停止了招生。1986年,应广大群众的要求重新增设初中部,在当时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张廷杰的关心支持下,在校园的西北角征用1.5亩良田,新建一栋二层八间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从而校园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方整了,从此,成为一所八年制学校。1988年,初中部增设至6个班,学生300多人,学校部10个班,学生近600人,全校教工达48人。1986年至1988年,学校领导几经奔走,特别是得到张廷杰同志的热情关怀和支持,筹集资金近万元,将摇摇欲坠的天章阁修复一新。1988年至1991年,学校领导借各级政府重视改进学校危房的东风,在主管全县教育工作的常务副县长范礼昌的关怀下,争取县教育局先后拨款7.5万元,镇政府6.1万元,自筹资金7.6万元,相继拆除了原忠烈祠、厕所、大礼堂,新建了三层平顶钢混结构办公大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膳厅和厕所。原古老、破旧的校舍已不复存在。1988年暑期,郭亮生校长亲自设计、改进了校门。由于师生不断增多,学校规模不不断扩大,原来的教学设施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要求,在1991年至1998年间时任校长的曾绍宾等学校领导的努力下,在学校北面征用6亩土地,建起了20个教室的四层框架结构的北教学楼,以后还相继建了东面办公楼、教工小厨房。1998年,初中部规模继续扩大,教学楼紧缺,吴达盛校长多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打报告,在学校的南面征用了10亩土地,在原北教学楼的南面又建了含4个办公室,八个教室的教学楼。进入2001年,我县贯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方针,全面推行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至此,学校已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15个班,学生838人,小学部13个班,学生706人,教职工85人。当时的办学条件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吴帮红校长等学校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含学生食堂和多媒体教室的综合办公楼,为改善寄宿生的住宿条件,2008年建成三层钢混结构的学生寝室。为解决学校的课外活动场地狭小这个问题,吴帮红校长和甘耀雄校长向镇政府和藤顺村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2008年在原学校大门前征得土地10亩,在2009年建了新的学校大门和围墙,甘耀雄校长亲自担任设计工作。2010年平整了一个宽阔的操场。如今的藤田小学是活动场地开阔,建筑物错落有致。

2010年8月,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队我镇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初中部从学校剥离到藤田中学,甘耀雄校长抓住契机,当机立断,对我镇的教学网点重新布局。为解决我镇教师编制紧缺,教师队伍老龄化这个严重影响我镇教学质量的问题,迎合藤田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把村小的部分五年级及所有六年级学生都撤并到中心小学就读。至2010年9月,学校是一所小学六年制学校,更名为藤田镇中心完全小学,21个教学班,学生1228人,教职工56人,其中大学本科11人,大专学历30人,中专学历9人,评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29人。校园占地面积3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91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井然有序。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配置。

在校园建设中,学校领导还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从1982年开始,大举植树、种花,先后栽了梧桐、松柏、芙蓉、桉树、垂柳、芭蕉、季竹、雪松、罗汉广玉兰、铁树等花木数百棵,还建了五个大花坛,校园绿树成荫,鲜花常开。

进入八十年代,学校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基本形成了“文明、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进入21世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以德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方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85年后,历届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均居全县前五名。8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各科平均成绩全县第五名。政治、物理、生化三科居全县第三名。有两位学生考入吉水师范深造,两位学生报送重点高中。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名列全县农村中学名,该校李星同学为全县中考状元。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27名同学上600分,在全县名列前茅。体育、卫生高中也大有改善。小体育代表队在1985年和1989年两届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和名。2004年,初中生代表队在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四名。1989年11月参加在本县召开的全国农村学校卫生高中研讨会的150多名专家、教授和各省市领导参加了本校的环境和卫生保健工作,1990年5月全国农村学校卫生工作的试点县的考核验收组对本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均受到好评。1984年、2006年县政府授予本校“文明单位”称号,1985年、1987年、1989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2002年和2004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2003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二等奖,2008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二等奖。还被评为校园管理“十佳学校”、吉安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中小学团队示范学校”。

四、光荣的篇章

本校创办八十多年来,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国家建设人才,而且哺育了不少对中国革命功绩卓著的。上世纪20年代,在本校任教导主任的郭用光一边从教,一边进行革命活动。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疯狂捕杀人,郭用光联合同志转移农村继续进行革命斗争。1928年2月,党组织在郭用光家乡层山村召开重要会议,被探悉,郭用光掩护同志们安全撤离,与敌人殊死搏斗,身负重伤后被捕,第二天被敌人枪杀于藤田桥头。1931年10月,在本校召开了中共永丰县第二次代表大会,队发展党团组织,巩固与发展新兵,扩大红军与优待红军家属,扩大地方武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作出了决议。1938年,在本校举行了由周恩来、朱德主持的红军届体育运动会。

本校自创办到2010年。共输出了84届小学毕业生,共12000多人,25届初中毕业生,共5800多人。这些校友中,既有勤劳、朴实的工人、农民,也有专家、教授、医生、教师,还有党、政部门的领导干部。第五届毕业生张国刚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高级工程师张国光曾任洛阳机械厂总工程师兼厂长,王士恭曾任抚州地区教育局副局长。第七届毕业生卢文谟是全国著名的水泥专家。第十一届毕业生吕巨峰,曾任永丰中学校长和县教育局局长,杨圣生是本县著名的兽医工程师。第十三届毕业生张廷杰,曾任省林业厅副厅长。1954年毕业生范礼昌曾任新干县人民政府县长。

校园和谐求发展,师生齐心铸辉煌,学校的明天会更美好。

三、学校发展概况

1926年学校正式开办招生,六个年级四个班,学生160人,教师5人。1928年,第26路孙廉洞军受蒋介石之命,进驻藤田围剿工农红军。孙看中学校坐落在藤田镇东的碧野之中,风景秀丽,校舍宽敞,竟下令将师生赶走,将校舍占为兵营,学校被迫停办。军队肆意破坏学校财产,甚至将房梁和楼板锯去当柴烧,把整个学校弄得千疮百孔。直到1934年,军队撤走,学校才得以恢复。那时只有三个班,五名教师。1936年,学校送出了届毕业生,共32人。1940年热心于桑梓教育的校长张宜宾吁请社会各界捐资办学,将校舍修复一新。此后直至解放初,学校有所发展,一直保留着9个班,300多学生,15名教职工。1956年开始,学校增加到11个班,学生达400多,18名教职工。1964年,在学校左侧建起了一栋二层砖木结构的教学楼,共有八间教室。1965年,学校有14个教学班,620名学生,教职工24人。1966年开始了历时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同样遭受浩劫,67年曾被“造反派”占为据点,学校财产、校舍均被严重破坏,。大礼堂所有的木雕被锯掉、破坏,天章阁匾额、阁顶上得瓷葫芦被拿下砸烂,八只小吊钟被窃走,七十年代,学校又被强行空出近一半的校舍,接纳从县城迁来的县防疫站。

“文化大革命”结束,“四人帮”倒台以后,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指引下,教育事业焕发出蓬勃生机。1977年开始建筑校园围墙,1980年冬全部建成。1978年学校附设了初中部,1980年,初中有5个班,小学12个班,学生近900人,教职工达35人。1982年,在“普及小学压缩初中”方针的指引下,初中部停止了招生。1986年,应广大群众的要求重新增设初中部,在当时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张廷杰的关心支持下,在校园的西北角征用1.5亩良田,新建一栋二层八间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从而校园不仅扩大了,而且更加方整了,从此,成为一所八年制学校。1988年,初中部增设至6个班,学生300多人,学校部10个班,学生近600人,全校教工达48人。1986年至1988年,学校领导几经奔走,特别是得到张廷杰同志的热情关怀和支持,筹集资金近万元,将摇摇欲坠的天章阁修复一新。1988年至1991年,学校领导借各级政府重视改进学校危房的东风,在主管全县教育工作的常务副县长范礼昌的关怀下,争取县教育局先后拨款7.5万元,镇政府6.1万元,自筹资金7.6万元,相继拆除了原忠烈祠、厕所、大礼堂,新建了三层平顶钢混结构办公大楼、教师宿舍楼,学生宿舍楼、膳厅和厕所。原古老、破旧的校舍已不复存在。1988年暑期,郭亮生校长亲自设计、改进了校门。由于师生不断增多,学校规模不不断扩大,原来的教学设施满足不了学校发展的要求,在1991年至1998年间时任校长的曾绍宾等学校领导的努力下,在学校北面征用6亩土地,建起了20个教室的四层框架结构的北教学楼,以后还相继建了东面办公楼、教工小厨房。1998年,初中部规模继续扩大,教学楼紧缺,吴达盛校长多次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政府打报告,在学校的南面征用了10亩土地,在原北教学楼的南面又建了含4个办公室,八个教室的教学楼。进入2001年,我县贯彻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方针,全面推行推行素质教育,学校由五年制改为六年制,至此,学校已成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15个班,学生838人,小学部13个班,学生706人,教职工85人。当时的办学条件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为全面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吴帮红校长等学校领导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了含学生食堂和多媒体教室的综合办公楼,为改善寄宿生的住宿条件,2008年建成三层钢混结构的学生寝室。为解决学校的课外活动场地狭小这个问题,吴帮红校长和甘耀雄校长向镇政府和藤顺村委会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2008年在原学校大门前征得土地10亩,在2009年建了新的学校大门和围墙,甘耀雄校长亲自担任设计工作。2010年平整了一个宽阔的操场。如今的藤田小学是活动场地开阔,建筑物错落有致。

2010年8月,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队我镇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初中部从学校剥离到藤田中学,甘耀雄校长抓住契机,当机立断,对我镇的教学网点重新布局。为解决我镇教师编制紧缺,教师队伍老龄化这个严重影响我镇教学质量的问题,迎合藤田广大群众对优质教育的强烈要求,把村小的部分五年级及所有六年级学生都撤并到中心小学就读。至2010年9月,学校是一所小学六年制学校,更名为藤田镇中心完全小学,21个教学班,学生1228人,教职工56人,其中大学本科11人,大专学历30人,中专学历9人,评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29人。校园占地面积3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8391平方米。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井然有序。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配置。

在校园建设中,学校领导还重视校园的绿化美化工作。从1982年开始,大举植树、种花,先后栽了梧桐、松柏、芙蓉、桉树、垂柳、芭蕉、季竹、雪松、罗汉广玉兰、铁树等花木数百棵,还建了五个大花坛,校园绿树成荫,鲜花常开。

进入八十年代,学校管理逐渐规范化,科学化,基本形成了“文明、勤奋、严谨、创新”的校风。进入21世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实行“以德治校、管理强校、科研兴校”方略,教学质量稳步提升。85年后,历届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成绩均居全县前五名。89年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各科平均成绩全县第五名。政治、物理、生化三科居全县第三名。有两位学生考入吉水师范深造,两位学生报送重点高中。200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名列全县农村中学名,该校李星同学为全县中考状元。2008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中27名同学上600分,在全县名列前茅。体育、卫生高中也大有改善。小体育代表队在1985年和1989年两届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五名和名。2004年,初中生代表队在全县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获团体总分第四名。1989年11月参加在本县召开的全国农村学校卫生高中研讨会的150多名专家、教授和各省市领导参加了本校的环境和卫生保健工作,1990年5月全国农村学校卫生工作的试点县的考核验收组对本校的卫生保健工作进行了检查考核,均受到好评。1984年、2006年县政府授予本校“文明单位”称号,1985年、1987年、1989年被评为县先进集体。2002年和2004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一等奖,2003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二等奖,2008年获县年终目标管理考评二等奖。还被评为校园管理“十佳学校”、吉安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中小学团队示范学校”。

免责声明:
此页是<宜宾藤田小学>的介绍页面,并非官方站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点此纠错或删除此信息

单位资料